集团地点
德阳市千山街三段87号证券日报 宣布时间: 2022-03-05 21:04
本报两会报道组 张志伟
“今天聆听了总理的《政府事情报告》,倍感亲切,备受鼓舞。报告重民生、务实效、有温度。”3月5日,全国政协委员、民建中央常委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称。
《政府事情报告》提出要“大力抓好农业生产,增进乡村全面振兴”。苏华认为,加速乡村振兴,对推动我国农业全面升级、农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生长,实现各族人民配合富足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“职业教育,总理寄予厚望。他在报告中提出要‘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,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’。”苏华称,“职业教育要主动出击,积极作为,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优势、产教融合优势、文化建设优势,为乡村人才振兴、产颐魅振兴、文化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。”
人社部数据显示,我国制造业高技术人才只占技术人才总量的28%,与兴旺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别。据《制造业人才生长计划指南》预测,2025年我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约3000万,缺口率达48%。
在苏华看来,加速建设制造强国,要害在人才,不但需要研究型人才,也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术型人才。然而,在人才培养方面还保存结构性矛盾,不可适应新时代加速建设制造强国的要求。
“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,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。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术人才,传承技术技术的重要职责。”苏华说,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工业生长战略需求为导向,围绕高端装备、国防军工、航空航天等工业,深化产教融合,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职教联盟、行业技术中心、重点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,加速培养制造业高质量生长的急需人才。
为牢固脱贫攻坚结果、振兴乡村注入更强劲的动力,职业教育应更好地发挥“扶技、扶智、扶志”的作用,为此,苏华提出三条建议:
一是发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优势,为乡村人才振兴赋能。乡村要振兴,人才是要害。职业院校要强化效劳“三农”意识,突破围墙式的古板教育模式,开门办学,送教下乡,使农民不离乡、不离土,就近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,实现工业链上培养人才。苏华认为,职业教育要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、要扩大面向农村招生的规模,通过订单、定向培养、委托培养等方法为农村培养用得上、留得住、干得好的带感人和种种技术技术人才。
二是发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优势,为乡村产颐魅振兴赋能。职业院校要主动对接乡村工业,建立帮扶相助的长效机制,推进产、学、研深度融合。苏华建议,要建立专业动态调解机制,发挥技术立异优势,探索构建以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推广应用、结果转化新模式,把职业院校的科技优势转化为农业生产、市场竞争优势。
三是发挥职业教育文化建设优势,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。增强对农民的文化供应,推动村民增强文化自信,职业院校肩卖力任。苏华称,“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,职业教育要积极开展乡村特色文化、民族文化、农耕文化的挖掘整理、传承立异事情,为乡村培养本土文化传承人;大力实施职业院校师生乡村社会实践计划等。”